师资队伍

博士生导师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师资队伍 > 博士生导师

张学记

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

张学记
教授/中共十八大代表/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/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/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/会士/“国家千人计划”特聘教授/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中心主任
办公地点: --
办公电话: --
电子邮件: zhangxueji@ustb.edu.cn
本科课程: 生化传感器
研究生课程:
科研方向: 临床诊断仪器
化学与生物传感
生物分析化学
电分析化学
新能源与新材料
天然植物医药
社会职务: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(301)临床生化部兼职副主任,教授
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技术战略联盟理事长
日本东京大学兼职教授
南京理工大学兼职院长,教授
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兼职教授
新材料与产业技术北京研究院名誉院长
(美国)世界精密仪器公司高级科技顾问
中组部评委
科技部评委
教育部评委
国家基金委评委
工信部评委
NIH,NSF,欧盟基金,新加坡国家奖,美国中小企业创新奖评委
Am. J of Biomed. Sci.主编
Frontier in Bioscience副主编
19个国际杂志编委

简历

入选2009年第一批 国家“千人计划”特聘教授 2012年当选中共十八大党代表(中央提名全国增选2名代表之一,全票当选)
2016.12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/会士
2014.12 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
2015.12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理事
2013.02 当选为俄罗斯工程外籍院院士
工作经历:
2013.01-2016.01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,
2009.10-现在 北京科技大学,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中心主任,
国家“千人计划”特聘教授.
2014.8-现在 新材料与产业技术北京研究院名誉院长
2013.5-现在 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主任
2011.03-2013.03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(兼职2月/年)
2004.07-2012.12 (美国)世界精密仪器公司, 高级副总裁, 首席科学家
2003.1-2004.7 美国世界精密仪器公司,副总裁, 首席科学家
2001.7-2003.1 美国世界精密仪器公司, 化学部部长
1999.5-2001.7 美国世界精密仪器公司, 化学部研究员
2002.5-2007.5 南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, 兼职副教授
2007.5-现在 南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, 兼职教授
1994.7-1995.10 武汉大学化学系, 讲师
1981.7-1987.9 安徽淮南煤炭化工研究所, 技术员, 助理工程师
学习经历:
2003.9--2006.7 麻省理工学院Sloan 管理学院,(在职)高管班
1998.6-1999.5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化学系, 博士后
1997.5-1998.6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(ETH)化学传感器中心, 博士后
1995.11-1997.4 斯洛文尼亚国立化学研究所, 博士后
1989.9-1994.7 武汉大学化学系,博士
1987.9-1989.7 武汉大学化学系,学士
1978.9-1981.7 安徽化工学校,学生

科研业绩

获中外科研项目2000多万美元和2000多万人民币;
开发新产品和系统30余项,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,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。

获得奖励/专利

已获国内外奖40余项:如联合国机构, ICSC-世界实验室 SIMON 奖,第二届杰出工程师,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,省科技进步奖。中外专利65项。

招生计划

每年招收博士生4名,硕士生3名

代表性论文论著

英文专著4部,中文专著3部:
-Electrochemical Sensors and Biosensors and Thei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(2008 Elsevier出版社, 第一作者, 17 章,616页)
-Nano-Biosensing-Principle,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(2011,Springer出版社, 第二作者, 18 章,600页)
-电化学传感器,生物传感器.中国化工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
-纳米生物传感-原理,发展与应用。 科学出版社, 2012,7月
·论文: 已在Chemical Reviews, J. Am. Chem. Soc., Advanced Materials, Chem. Commun., Anal. Chem. 等国际一流刊物发表论文近400篇。H 指数=45, 论文被引8000多次。

国际/中国专利 65 项

研究生培养情况

5年招收博士后6名,博士生20名,硕士生15名。已毕业博士生,硕士生10余名。毕业生100%就业,出国,国家政府部门,高等院校,外企,国企,部分学生获“学术之星”,国际会议奖。